新闻导读
首页>新闻中心

任玉岭:坚定前行的信心与定力 搞好管理改革与创新

发布时间:7/9/2024 10:52:49 AM

任玉岭:坚定前行的信心与定力 搞好管理改革与创新

任玉岭:坚定前行的信心与定力 搞好管理改革与创新

任玉岭:坚定前行的信心与定力 搞好管理改革与创新

——在管理创新大会的讲话

第十四届管理创新大会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中物策院务委员会主席任玉岭发言

   很高兴出席今天这个由管理学会和战略学会主办的管理创新大会。

   面对百年不遇的大变局和美国霸权主义对我国发展的打压与制裁,确实给广大企业带来了众多风险和困难,也出现少数企业难以为继甚至关门倒闭的发生。这不仅造成一些企业人的惶恐不安、坐卧不宁,而且也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下行的压力和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的发生,我想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正确估计形势和风险,增进前行的信心和定力,二是依据形势的变化和问题,搞好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一、正确估计形势和风险,增强前进定力和信心

   当今形势确实很乱,俄乌战争已打了两年,巴以战争也打的十分惨烈,美国霸权主义已连续数年对我国发展进行打压,除了武力骚扰外,他们还抬高关税、制裁管制及限制高技术产品对我国出口等,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阻力。

   我作为过来人,对当今这种形势和风险并不觉得有多么可怕,相反会成为我们发展的动力之源。我亲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共和国的建立、抗美援朝、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中苏冲突、中越战争和一九四九年以后的大建设及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新时代、新变革和新发展。过去了的很多时间段遇到的复杂形势比今天严峻的多,遇到的困难比今天大的多,最困难的几个月一天只有四两粮,最危险的时候曾全民动员,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又备荒。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跨过了数以千百计的沟沟坎坎,激流险滩,赢得了无数次巨大胜利,和众多“星星之火”的燎原。我国今天作为第一人口大国,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产粮大国,第一外贸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在世界呈现,都是中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不畏艰险、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结果。

   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于瑞士达沃斯发表演讲时说,当今时代是个很好的时代,当今时代也是一个很坏的时代。这句话是上世纪中叶英国作家狄更斯的论断,被习主席拿来评判今天的形势,不仅不过时,而且很是恰如其分。

   作为企业家有必要了解当今时代坏在什么地方,这对我们顺应时代做好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按习主席的话讲,这个时代坏就坏在两极分化,世界上1%的人占据着90%的财富,20%的人消费着80%的资源,有几亿人口不得温饱,难民潮一个接着一个,恐怖事件不断在世界上发生。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在今天这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里,推进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并使发展以人为本普惠平衡,弥合贫富差距的鸿沟,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以此解决好和平赤子,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等问题,确保可持续发展与世界和平,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政府的所有工作都是按照这样的要求推进的,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初心,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战略和创新、开放、协调、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都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近十几年我们在改革、发展方面取得的一切成就都说明了这样做,即是14亿人民的向往和期盼,也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基础和动力。

   就拿今年来说,尽管外国在不断唱衰中国经济,但我们一季度的GDP仍然增长5.3%,工业增加值增长6%,服务业增加5%,前两个月的进出口增加8.7%,出口增长10.3%。民营企业前两个月进出口增长17%,占外贸总值54.6%。对东盟进出口增9.8%,对欧盟增1.6%,对美国增8.1%,中国进出口总额占到世界的14%。4月3日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形势的研判是,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

   为此,我们广大企业家在世界大变局面前要怀揣崇高的家国情怀,既要做好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安全准备,又要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的发展大方向,充满稳中求进的底气和骨气,坚定前进的定力和信心,勇于斗争、奋力前行,像马克思所讲那样,只要勇于在崎岖小道上攀登的人定能达到光辉的顶峰。

二、依据形势变化和问题,搞好管理改革与创新

   (一)坚持人民至上,搞好企业发展

   为民族复兴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是14亿人民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反对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也是绿色发展和平发展的现代化。因此,我们的企业管理改革,一定要以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主线,为总纲。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任务是发展经济,经济的发展是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作为企业家一定担当起发展的使命,把企业的发展转移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也要通过发展使员工得到实惠,使他们的权益得到保障,使他们生活得到改善。

   企业管理的改革,要坚持人民至上,走好群众路线。东汉王冲讲过“知政失者在草野”,企业好不好,员工最清楚,员工是企业的顶梁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企业创造了两参一改三结合和三老四严的管理模式,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搞好干部、工人、知识分子三结合,以及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要求、严肃态度、严密组织、严明纪律,这对我们今天搞好企业管理的改革,有着很好的参考价值。

   (二)转变就事论事,增强管理的全局观念

   孙子兵法说“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事,不谋全局者,不足某一域”。我们原先很多管理往往是就事论事,不改革这种狭隘的管理思路,就跟不上形势发展。

   一个例子是中国房地产的发展,长期不考虑房子的居住属性,不考虑农民变市民的城市化,有些地方政府只追求卖地赚钱和用更多高楼壮门面,房地产商则一味的追求效益,说什么就是为富人盖房子,结果房子越盖越多,房价越来越高,城市门槛高到农民工和由农村走出的大学毕业生多数不能在城市买房落户,严重制约了中国城市化和农民变市民,造成城乡差距越拉越大,现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时,还有6亿人月收入仅有1000元,这都与大部分农民没能市民化有关。这应是房地产管理工作缺乏全局意识的大失误。

   第二个例子,是当年搞煤制油的生产时,因为中国煤多,油少,用煤制油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很多地方只知可以赚钱而不顾全局效益,在碳转化率只有42%的情况下,就要全面铺开,多家建厂。是我们在神木调查到当时碳转化率甚低,对煤炭浪费极大的情况后,在全国政协大声呼吁后,发改委出台文件才得以控制。现在的煤制油碳转化率,已由原来的42%提高到98%,大大减少了煤的浪费。

   因此,作为企业管理的改革,一定要立足全局,克服就事论事,才能站稳脚跟和立于不败之地。


   (三)重视改革适度,确保发展安全

   不论作什么改革都需要把握好度的恰如其分,防止改革的过高、过低、过强、过弱、过长、过短,以确保发展的绝对安全。

   我在学习用植物激素刺激植物的生长时,知道吲咧哚乙酸浓度在50ppm以下时是可以促进植物生长的,而高于50ppm时,它就起相反的作用,会抑制植物生长。

   事实上,除了各种物质的使用都有度的要求外,精神、法律、自由、民主都应有度的限制,管理更是如此,管理不能左,也不能右,松弛不行,过严也不行。

   例如,让少数人先富起来带后富,在当初因吃大锅饭,缺乏竞争情况下,是十分必要的,这在经济学上叫不均衡发展,有益于促进竞争。但是,不均衡发展是有度的限制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就讲过,不均衡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如没有政府干预时,就会两极分化。我们今天的严重两极分化就是对不均衡发展没把握好度的要求,该政府干预时没能及时干预造成的。

   又如,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重大改革,产生了效益,但因没及时解决后来的合作化道路问题,而至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又制约了农村经济同市场的对接,滞后了三农的发展。

   因此,一定要重视管理改革的适度决策,且防止一劳永逸,需要紧随过程的发展变化把握好度的要求,及时跟进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四)加大创新投入,助推高质量发展

   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面对世界大大变局和激烈竞争,我们不仅需要创新新思维、创新管理,更需要创新科技,以助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技术创新方面,重要的是要加大资金与人才的投入。没有资金的投入,就无法聚集人才的和提升研发手段,再有本事的科学家也难以做出无米之炊。上世纪,1985年,我在日本三多利集团调研时,就了解到他们对创新研发的投入占到企业收入的15%,而我们国家直到本世纪初,作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的企业还没有一家达到2%,这就是我们的差距和技术落后的原因。为了应对大变局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强化创新理念,要艰苦奋斗、披荆斩棘,把更多的钱投到科技创新上,投到吸引人才和聚集人才上。所有企业家都要像任正非那样,要树立创新强国的竞争意识,志存高远、放眼世界,践行好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今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重中之重。狠抓新质生产力有利于塑造发展的新优势,拓展发展的新空间,提升发展的效率和效益。作为企业一定要从管理改革入手,重视新质生产力的研发和创新,特别要关注人工智能方面的颠覆性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助推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

   (五)融合数字技术,严防腐败泛滥

   十八大以来,中央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打虎拍蝇,在反腐倡廉的改革方面取得了决定性、历史性、转折性的大进展。从被惩治的案件来看,有几百万、几千万至几亿、几十亿、上百亿的贪腐行为,令人惊叹,令人发指。

   腐败案件上至位居权利高端的大老虎,下至有权的小村官,涉及买官卖官、地产开发、金融贷款、工程承包、行政审批、税收征管、司法审判、招标采购、工作调动、入学就业、检查评比、医药推销、医院经营、足球裁判、协会管理,甚至救护车使用等,都有行贿受贿,资金挪用,监守自盗,损公肥私,化公为私等严重问题。

   最近发生在广东梅州的公路垮塌,致48人死亡,一个21亿元的投资,仅有7亿元用于工程,项目资金的2/3被管理层贪污和占有。所有这些都是管理不合理、管理不严格所造成,是管理不规范、管理不公开,为贪腐者敞开了大门。

   为此,我们的管理必须改革和创新,要针对管理的不完善和不合理,搞好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和应用。数字技术既是技术革命的牵引机,也是管理的推进器。作为企业管理,既要大力创新数字技术与产业相融合,开创更多新质生产力,又要在防止贪腐的发生方面,用好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使我们的管理更科学,防止账目的篡改和复制,做到公开和透明,真正把权利装在笼子里,造成不敢腐不能腐的机制和环境。

   习主席被选为总书记时,讲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后来他被选为国家主席时,意大利议长问到他有何感受时,他又讲出了“我将无我,不负百姓”。习主席在这两个关键时刻讲出的这两句话,我认为值得中国所有的干部和企业家认真记取和学习。在管理方面有了这样的目标和精神,我们就会无往而不胜。


任玉岭在全国政协大会发言


延伸阅读:
   任玉岭既是科学家、经济学家、战略思想家,也是社会活动家和著名的书法家。任玉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首席顾问,原国务院资深参事,全国政协第八届委员、第九、第十届常委,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书画协会名誉主席,中华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物流策划研究院和中物策(北京)工程技术研究院的院务委员会主席,中国物流与供应链智库的专家委会主席。

扫一扫,关注我们